全国仍有3700万劳务派遣工未“转正” 2014年03月14日

       700万,这是全国总工会对我国劳务派遣人数的摸底结果。要理解这是一个怎样的群体,可以去一些大型重点国企,问问随处可见的“临时工”;也可以 走进某些公立医院学校,探访新晋的年轻医生教师;甚至在一些特大城市的政府机关中,随处能遇见非公务员身份的长期“外聘人员”。
       有鉴于劳务派遣用工出现跨领域、超范围、无底线的恶性蔓延趋势,去年至今,有关部门密集修法试图予以规范。然而,一些企业以“用工成本论”作借口拒绝 纠正违法行为,一些企业假“外包”之名继续行侵权之实。如何让劳务派遣新规真真切切地落地,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执政智慧。
       两年消化七成派遣工来得及吗?
       最近贺伟工作的工厂门口格外热闹,每年元宵节过后,都是企业的招工旺季,工厂对面沿街一溜开了七八家劳务派遣公司,这几天每天都能看到拖着行李箱、背着背包在劳务派遣公司门口等活的人。四年前,他也是通过对街的劳务派遣公司,进了现在的这家企业。
       贺伟所在这家企业以生产电子配件为主,近千名一线员工中,劳务派遣工占到近八成。处在一个派遣工扎堆的工作环境中,对于贺伟来说,这种身份的差别反而 被淡化了,“一线工人基本上都是派遣进来的,正式工以管理岗位为主。其实合同是和派遣公司签还是和厂里签,我倒不是特别在意,因为活都是在这里干,但是工 资一定不能少。”同工同酬成了“贺伟们”最关心的问题,贺伟告诉记者,自己的工资由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以及餐饮费、全勤奖等补贴奖金组成,每个月能拿到 4000多元。“同岗位的话基本工资是一样的,绩效反正多劳多得。但是补贴上就不一样了,比如我们全勤奖是每月100元,正式工是200;我们每月餐饮补 贴是280,正式工除了餐饮补贴之外还有100元的交通费。”
       本月起新施行的《劳务派遣暂行规定》要求企业把派遣工比例控制在10%以内,对此贺伟心存疑虑:“2年里,我们要把劳务派遣工砍掉七成,这来得及吗?”他说,元宵节刚过厂里又来了一批新人,全是劳务派遣的。
       “三性”问题到底谁说了算?
       “用工单位只能在临时性、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使用派遣工。”“使用派遣工的辅助性岗位,应当经职代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,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并公示。”新《劳务派遣暂行规定》非常明确,能不能用派遣工,职工说了算。
       周雯静是一家装潢企业的人事专员,她所在企业虽然派遣工不多,但大多是农民工,他们能通过民主管理形式充分表达意见吗?“公司总共200多人,工会是 前年才成立的,说实话,工会工作还没完全上轨道,职代会去年才开了第一次,职工代表都是正式工,要是开职代会讨论,谁来替劳务派遣工说话呢?”劳动法专家 何永强表示,在争取派遣工权益中,职工具有话语权,然而大多数派遣工没有获得工会会员资格,“职代会说了算”于他们等于“说了白说”。